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CAS
先进同步辐射装置辐射场的实验研究 | |
Alternative Title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adiation field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
刘立兴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夏晓彬 |
2013-04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Degree Discipline | 核技术及应用 |
Keyword | 同步辐射装置 上海光源 辐射场 实验测量 |
Abstract |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简称上海光源)就是一台具有代表性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本研究针对上海光源的辐射场的特点初步建立了测量该辐射场的方法。对于高能γ光子能谱测量,设计一套钨酸铅闪烁体γ谱仪。该钨酸铅闪烁体γ谱仪对高能γ光子的能量沉积效率及其分辨率均使用FLUKA蒙特卡罗程序进行了计算。本论文分析了实验测量所需的探测器的性能要求并对实际的数据系统的主要原理与参数进行简单介绍。对于上海光源所产生的中子辐射场的测量,采用一套多球中子谱仪进行测量。本研究计算了该多球中子谱仪的各个邦纳球对热中子~20MeV中子的响应函数,并对多球中子谱仪的解谱方法进行了描述。 本研究分别测量了上海光源BL09U束线站光学棚屋所产生的气体轫致辐射和中子能谱,以及储存环注入区的轫致辐射光子能谱与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结果表明BL09U光学棚屋内的气体轫致辐射能谱相对于理想气体韧致辐射光子的1/E定律在能量较高的部分略有减小;推算得到的气体轫致辐射功率约为22.83GeV/s/nT/mA(3.65×10-9W/nT/mA)。气体轫致辐射光子打在铅靶上产生的中子经光学棚屋屏蔽墙散射后的能谱分为峰值为两个部分:一个是0.4MeV左右的快中子,另一个是热中子。在距中子产生靶中心25cm处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约为0.11μSv/h。储存环的注入区在初始注入过程中在探测器与电子束流的夹角为13°方向上距切割磁铁108cm处产生的轫致辐射光子的功率约为26.7MeV/s/cm2,距切割磁铁中心150cm处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约为109.1μSv/h;恒流注入模式下稳定运行时该位置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约为8.6μSv/h。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针对同步辐射装置的辐射场的研究方法,并对上海光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的辐射场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成果对深入评价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和优化加速器的屏蔽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成果也为深入开展同步辐射装置的辐射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13370 |
Collection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20年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刘立兴. 先进同步辐射装置辐射场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刘立兴硕士学位论文.pdf(3152KB)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